与医药一样,高科技、高技术的医疗器械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打破高端医疗器械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很多高校多年来开发了很多好的新技术和新成果。遗憾的是,大多数创新只能睡在实验室里,很难成为患者的新产品。
医疗器械成果难以转化,卡就卡在了“工程”的短板上。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学工程研究所)努力搭建平台和桥梁,努力开辟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短短几年,研究所成功孵化了近30家项目公司,产业化了几个项目;10多个项目正在设计中,许多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产出。
汇聚人和财产,搭建平台,专注医疗技术工程。“苏州医学工程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导演唐玉国很自豪。“同时,这个研究所也是中科院年轻的研究所之一。2012年正式成立,因此肩负着不同于其他的新使命。它的重点不是发表论文,而是医疗技术工程。把实验室原型甚至有价值的想法变成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所以它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产品."唐玉国指出,首先,它是一个多学科的高科技密集型产品,离不开强大的综合性R&D团队;其次,医疗器械必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可靠性、精度和美观性,加工工艺要求特别高。
为此,苏州医学工程学院大力打造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硬件方面,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医学光学、康复工程等技术研究实验室;软件方面,不拘一格减少人才,累计引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等科研人员。据介绍,目前,苏州医学院已建成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7个苏州重点实验室。
此外,苏州医学工程学院会同深圳共享投资、苏州高新创投,共同设立总额3亿元的“苏州共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帮助医疗技术成果产业化。
流式细胞仪尊重知识产权,根据兄弟的账户自动分析和分选细胞,是大型生物实验室、医院和制药企业的必备仪器,全球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让人感到惭愧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使用的流式细胞仪基本上依赖进口。
为了打破外国的垄断,苏州医学院打了一场漂亮的仗。中科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经历了五年的研究,于2014年研制出了流式细胞仪的样机。虽然其各项指标良好,但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较差,无法批量生产。为此,苏州医学工程学院进行了功能设计、可维护性设计等二次开发,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工装、检验流程和维护流程。
短短几个月,流式细胞仪经过工程平台的二次开发,荧光分辨率和灵敏度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分析速度更快。整机体积和重量只有其他同类产品的1/3和1/2,成本便宜很多。2015年,仪器以1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中生(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预计将于今年11月前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产品上市后,有望大幅降低相关医疗费用,惠及普通百姓。
“流式细胞仪原型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成功转型,关键在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明确界定自己的责任和权利。”唐玉国告诉记者,“成果转化实际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必然涉及经济利益。所以在工程过程中,我们坚持‘兄弟算账’。对于合作单位,我们从一开始就协商,谁属于知识产权,股权如何划分;在内部,我们把项目权益细分到每个员工身上,最后的金额是应该多少就多少。这样一来,合作单位就有了保障,员工就开心了,各方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都调动起来了。”
与医院合作,让医生参与发展。在苏州医学院采访时,记者还听到了另一件新鲜事:医工结合,与医院合作,让医生参与医疗器械的研发。
深光谱治疗仪是医学和工作者结合的“杰作”。苏州医学院根据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的创意,于2015年12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频谱治疗仪样机。医疗器械工程平台二次开发后,深度光谱治疗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外观更加美观实用,成本比进口设备降低一半左右。在临床验证中,产品原型对慢性疼痛、慢性炎症、伤口愈合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于近期获得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目前,第一代产品的技术已经授权给长春光电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方面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想法,同时也是医疗器械的最终用户。”唐玉国感慨万千。“医护人员的结合真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对我们来说,不仅拓展了技术来源,也帮助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了医疗器械的适用性;对于医生来说,可以快速实现梦想,满足临床需求。”
据报道,医生和工人的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5年,苏州医学院从医院收集了90个技术项目,经论证实施了19个项目;今年收集了300多个项目,有150个项目进入了项目库。预计当年将实施30多个项目。
标题:{科研}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聚焦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工程化
地址:http://www.bafangchuanqi.cn/yljx/1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