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是由重力聚集的球形发光等离子体,是通过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维持和推进自身进化的天体。 恒星在宇宙中相当普遍,仅银河系内就有估计1500-4000亿颗恒星,其他星系的恒星也几乎达到千亿级的规模。
但是,我们在良好的条件下目视观察的话,经常会看到数千颗恒星。 因为在宇宙空之间,并不是完全的真空,其中也存在很多尘埃和气体等星际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吸收、散射对光的传输具有强烈的消光作用,降低恒星的光度。 因为到达地球的光的强度非常弱,所以我们看到的夜晚空的大部分地方还是漆黑的,但这个地方并不是没有恒星。 只是,那道光消失在人的眼睛里,变得无法分辨。
在天文学观测中,将光度转换为星星等。 也就是说,可以假设该恒星位于距离地球10秒的位置上观测到的亮度,而视星等是实际观测到的亮度,这两个量可以转换为距离的对数关系。 如果视星等大于一定的数值,人眼不会感知到那样微小的光的强度。 这个数值因人而异,被称为极限星等。
人眼的极限星等可以达到6等,但70mm口径望远镜的极限星等可以达到11等。 另外,由于宇宙在膨胀,来自加速远离的天体的光的波长变长,变成带红色的光,变得难以看清。 顺便说一下,恒星这么多,行星也很多。 因此,找到第二个地球的可能性也很高。
标题:“宇宙这么多恒星,为什么还是黑乎乎的?”
地址:http://www.bafangchuanqi.cn/jkzx/1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