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屠呦呦在北京的家里。5日晚,屠呦呦在家电视上得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

“青蒿素是中医送给世界的礼物”

【/s2/】屠呦呦在专访中表示,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荣誉,说明中医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但不能刚拿起来就用【/s2/】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北京时间5日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邀请记者到家中,但一再强调“没什么可谈的”。

关于这个奖项,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中医送给全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得知你获得了诺贝尔奖

10月6日16: 00,回想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屠呦呦说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她的同事跟她说了获奖的事。因为是英文播出,同事们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屠呦呦终于确认自己获得了电视新闻诺贝尔奖。

19点,在屠呦呦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官方电话来晚了。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他彻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药的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世界各地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荣誉”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病、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集体探索的成功范例,其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一大荣誉。青蒿素作为生物研究的成功是多年集体研究的结果,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荣誉。这也表明中医药研究科学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和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个奖说明,中医是一个很大的宝库,但不用捡也能用。”

{科研}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在谈到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作用。

奖金会怎么用?面对记者的提问,屠呦呦和他的丈夫李廷钊开玩笑说:“这笔奖金不够买北京一半的客厅吧?”!太少了!"

■深度

药检引起的肝中毒每天闻起来都有酒精味

“我真的无话可说。科研成果是团队成果。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已经很清楚了。”像记者前天晚上在电话里的交流,没说几句话,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论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述》。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的,厚卷已经翻出毛边;后者刚从柜子里拿出来,海军皮套上盖着薄薄的灰尘。

他被任命为研究小组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有新的抗疟药物来解决旧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回忆第一次接触青蒿素,屠呦呦的眼神很清澈,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革”的一切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相当困难。我是北大药学系(现北大医学部)的,去中医学院学习,但是很难做到。后来我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找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科研}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20世纪60年代,引起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药物产生了耐药性。1967年5月23日,中国启动了“523”工程,动员了中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全部靠边站,任命当时39岁的屠呦呦为研究项目负责人。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然是世界公认的问题。从蒿属物种的选择到提取现场废弃物的清除,从浸泡液的试用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探索,屠呦呦和她的年轻同事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无数次挫折。

“北京的黄花蒿质量很差...我试着用树叶。原来只有叶子里有,茎里没有...经过动物实验,发现100%有效,然后自己测试药物对自己的毒性...我们试图用乙醚代替酒精,发现它对消除毒性非常有效...我们制造了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来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自己肝破了,同事也得了不少。

“为了保证安全,大家都愿意尝试药物”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学。他们于1963年结婚,育有两个女儿。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工程时,冶金行业的李廷钊也很忙。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他们咬着牙把他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把她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回来不想给父母打电话。小女儿两年前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到北京。”李廷钊说。

爱必须是。对于家里堆满女儿和孙女照片的屠呦呦来说,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国和美国的抗疟疾研究经历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种化合物,没有结果;1967年,中国组织全国七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药物研究。先后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获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他的同事收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治疗疟疾有效的中药方剂,从200多种中草药中筛选出380多种提取物,用小鼠进行了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的结果。

{科研}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黄花蒿中的有效成分,所以我改用乙醚提取。当时药厂都倒闭了,只好用本地的方法。我们买了黄花蒿,用乙醚浸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实验后,用乙醚制备的提取物对大鼠和猴的虐待有100%的抑制率。为了保证安全,我们自己试,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科研}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她一整天都没有回家。她白天黑夜都没有泡在实验室里。她回家时满身酒气,得了中毒性肝炎。”我的妻子李廷钊说着,悄悄地递给屠呦呦一杯水:“我很难过,她也支持她。当时很多人都是这样,她从来不要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有更多的成就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特别怀念过去并肩工作的同志,更为“523”工程创下的记录感到骄傲: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工程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医学院得到黄花蒿晶体。随后,黄花蒿晶体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黄花蒿命名为青蒿素,并将其开发为新药。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科研}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卜彭彬,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200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研究所中药化学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当时涂虽然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经常在实验室里见到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涂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鼓励我:小布,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当时,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抗疟药物研发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是罕见而紧迫的。现在,掌声和鲜花正朝着代号为“523”的团体聚集。

“获奖与否对我来说无所谓,但获奖也证明了我们的中医宝库很丰富,只是借不了。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我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发挥最大作用。我也希望能有一个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保护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在屠呦呦身上用了大半辈子,却依然念念不忘,从未停止。她说:“荣誉多了,责任也多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标题:{科研}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地址:http://www.bafangchuanqi.cn/jkzx/16711.html